教育部國教署自110年起推動「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老舊廁所修繕美化計畫」,致力於翻轉校園公共空間,讓廁所從被忽略的角落,成為美感教育、性別友善與公共意識培養的重要場域。為深化計畫推動與交流成果,台灣設計研究院日前前往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與國教署進行參訪與經驗分享,探討如何以設計力持續優化校園環境。
國教署指出,此計畫不僅針對老舊廁所的漏水、通風不良與照明不足等問題進行改善,更將「美感設計」與「參與式規劃」理念納入,鼓勵學校廣納師生與專家意見,讓使用者共同打造舒適宜人的公共空間。透過明亮開放的設計、友善動線與整潔的材質選用,校園廁所不再陰暗,而成為具有教育意義的學習環境。
此次參訪的興大附中即是亮點學校之一。校方透過師生討論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完成符合實際需求的廁所改造,並設置性別友善空間,打破傳統性別分界,讓所有學生都能自在使用。這不僅回應了國教署「以境育人」的教育理念,也促進學生自發養成良好的公德與環境維護意識。
交流會中,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國教署針對設計流程、施工管理及後續維護分享經驗,期盼未來能持續合作,將成功案例推廣至更多學校,促進全國校園公廁的整體品質提升。
國教署表示,廁所美化不只是基礎工程的升級,更是教育美學的重要實踐。未來將建立專業輔導團隊,協助學校推動環境美化與設計教育,讓每一次如廁,都成為學習美感與尊重他人的契機。設計力的導入,正悄悄改變校園風景,讓學生成長於更具品味與關懷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