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 114 年度「教學卓越獎」入圍名單,國小組共有 14 校、幼兒園組共有 10 園脫穎而出,展現全台教育現場豐富多元的創意與專業能量。這項獎項自 2003 年設立以來,持續鼓勵教師團隊透過創新課程與跨領域合作,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形塑校本特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指標。
今年入圍國小組的學校包括臺中市福民國小、南投縣鯉魚國小、新北市十分國小、嘉義縣大南國小、臺南市西門實小、屏東縣大成國小等 14 校。入圍學校皆展現出具代表性的特色課程,例如鯉魚國小以地方文化為基礎發展「六浪課程」主軸,新北市十分國小則以「ACE+ 天燈品牌課程」結合藝術、美感與環境教育,成為社區與學校互動緊密的典範。
幼兒園組則有雲林縣馬光附幼、臺南市立第六幼兒園、高雄市鳥松幼兒園、國立清大附小附幼等 10 所學校入圍。課程設計方向多強調生活實踐與議題導向,例如馬光附幼融入在地「花生文化」發展獨特教學,第六幼兒園則將氣候變遷與公民素養結合日常課程,協助幼兒從小培養環境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教學卓越獎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評選,金質獎得主可獲得 60 萬元獎金,銀質獎則可獲得 30 萬元。即便未獲獎,所有入圍團隊仍可獲頒獎狀,以鼓勵持續推動創新。頒獎典禮將於 11 月 28 日在南投縣舉行,屆時將揭曉金、銀質獎的最終得主。
此獎項的意義不僅是對成果的獎勵,更是制度性的推動力量。透過公開遴選與成果分享,鼓勵教師跨域合作並建立共備社群,讓課程不再侷限於單一教師,而能成為整個學校的學習特色。在少子化挑戰加劇的當下,教育品質的提升與創新教學的推動,已成為台灣基礎教育最核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