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一起想辦法,讓學校更溫暖:台中研討「社會情緒學習」SEL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郭明洲副局長開場致詞

台中市教育局舉辦「友善校園」研討會,邀請全市各國小、國中與高中職校長一起來學一件重要的事——社會情緒學習(SEL。簡單說,SEL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照顧情緒、和別人好好相處、一起做出對的決定」。目標很直接:讓學校不只會讀書,更讓每個人都感到安心被支持。

為什麼現在特別需要 SEL

教育局副局長郭明洲說,現在的世界變化很快,資訊很多,孩子常常會緊張、焦慮或跟同學有誤會。學校教課本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會面對情緒與生活中的挑戰。今年起,全台把「推動 SEL」列為友善校園的重點工作,台中也要把它變成各校的日常。

SEL 五大能力,用白話講就是——

  ‧自我覺察:我現在是開心、難過還是生氣?我在意什麼、擅長什麼。

  ‧自我管理:生氣时先深呼吸,會安排時間、會為自己負責。

  ‧社會覺察:懂得同理,知道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人際關係:會溝通、會道歉、會合作,衝突能用說的解決。

   ‧負責任決定:遇到選擇時,想想對自己與他人是否公平、安全。

教學怎麼做?不是多一堂課,而是融進每天

國教院林哲立教授在專題演講中提到:SEL不一定是新課本或新科目,而是把這些能力放進本來就有的課與班級經營裡。

 ‧在國語課,寫作前先聊「我今天的心情」;

 ‧在體育課,學習團隊合作與彼此加油;

  ‧在班會,練習傾聽、道謝與說清楚自己的想法。
老師們也會一起備課,把活動做成本土化、符合台灣孩子生活的做法,這樣比較能用得久、用得好。

給學校的三個提醒

  ‧校長帶頭、全校一起:把SEL寫進學校計畫,從課程、活動到導師時間都看得到。

  ‧老師先照顧好自己:會呼吸放鬆、會彼此支持,老師有能量,學生才有依靠。

   ‧和家長當夥伴:把學校在做的事跟家長說清楚,在家也能一起練習同理與溝通。

                                                                     國教院林哲立教授 說明SEL

孩子可以怎麼開始?

  ‧心情不好先停一下:吸氣四秒、吐氣六秒,做三次。

  ‧遇到衝突說三句話:我感覺因為我希望

   ‧每天做一件小善事:幫同學、謝謝老師或家人,心會更踏實。

大人的角色:把安全感放進校園

郭明洲副局長說,台中的學校在學生事務與輔導上已做出很多成果,接下來要把SEL做得更穩、更生活化,讓孩子不只成績好,也成為情緒成熟、懂同理、會為自己與他人做負責決定的公民。教育局也感謝承辦學校——光榮國中與明台高中行政團隊的協力,讓這場研習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