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寶萊舞團十週年專場落幕 跨界舞蹈展現教育與文化力量

終場大合舞定格於多元文化同框的畫面,象徵印度、台灣與世界文化「不分你我」的交會與互相成就

星月寶萊舞團十週年專場《星月十年 披星戴月 無所畏懼》於9月10日晚間在台中中山堂盛大演出,現場觀眾掌聲不斷。節目以印度舞為核心,融合現代舞、木箱鼓、台灣民俗技藝扯鈴、肚皮舞與非洲鼓等元素,展現跨文化與跨世代的舞台能量,呼應舞團「以教育滋養文化、以文化回饋社會」的宗旨。

團長周桂英表示,孩子的成長不應只侷限於課本,而是要勇於熱愛並探索世界。父母能給予的最佳支持,是守護孩子的笑容,而非嚴厲責備。自創團以來,星月寶萊始終秉持「一直跳下去」的信念,把舞蹈作為生命教育的載體,陪伴學員在節奏與肢體中找到自信與方向。

演出也觸及性別平等與自我追尋的議題。周桂英指出,許多女性在成家後往往被局限於「太太/媽媽」的單一角色,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追夢的時間與空間。她引用電影《孟買女帝》中的一句台詞:「有人靠智慧賺錢,我們靠身體賺錢;我們同樣努力工作,沒有什麼不對。」藉此強調社會不應以職業區分價值,更應以尊重與平等為普世核心。

節目編排以印度舞的節奏與戲劇性為基底,跨界結合現代舞的線條設計、肚皮舞的身體律動、扯鈴的本土技藝與動能,以及木箱鼓與非洲鼓的現場節奏。特別邀請印度舞者Krishn參與演出,為舞台注入原生文化語彙。段落設計則以「自我認識—追尋—相互理解」的旅程為主軸,讓觀眾在欣賞舞蹈時,也能反思教育、家庭與社會支持的關聯。

晚間於台中中山堂開演前,觀眾在紅色座席間陸續入座現場氣氛熱絡

壓軸段落中,全體舞者穿著象徵多元文化的服飾共同演出,呈現印度、台灣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最後以舞者彼此致意與觀眾齊聲喝采收尾,傳達「不分你我、彼此理解」的理念。主辦單位表示,十年來舞團的堅持,是將舞蹈推向校園與社區,讓孩子學會欣賞差異,家長學會以陪伴取代苛責,讓藝術成為凝聚人心的力量。

未來舞團將持續深化教育推廣與跨界合作,包括校園工作坊、親子體驗課、社區共創與國際交流,延展「披星戴月、無所畏懼」的精神,把多元文化的理解化為日常行動,讓舞蹈持續成為社會正能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