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第一場戶外體驗的熱烈迴響,由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指導、臺中市霧峰區農會主辦的《114年度菇農菇事—行銷暨永續淨零推廣計畫》,於8月22日(五)在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辦第二場戶外課程「魔菇獵人—大雪山探索之旅」。本次活動吸引來自台中、台北、新北、桃園、嘉義與屏東等地共30位學員參加,涵蓋各年齡層,其中包括親子家庭一同參與,透過真菌導覽課程學習自然、實踐永續。
本次戶外體驗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真菌學門專家陳哲志博士領隊,帶領學員們深入大雪山林間,觀察、記錄沿途出現的多樣性野生菇類,並講解其生態特徵與生長環境。課程中不僅傳授辨識菇類種類的方法,也實地教學如何使用手機與相機正確拍攝記錄菌類樣貌,建立田野調查的基本觀念。
參與者表示,透過鏡頭觀察每一朵菇的紋理與顏色,彷彿進入了微觀的生態世界,不僅學會了知識,也培養出更多對自然的敬畏。
野菇圖鑑作者周文能博士(左2)也親臨現場,現場教學讓學員們在地面的野生菇類旁,親自講解菌菇辨識技巧並示範如何使用手機與相機進行拍攝與記錄。
活動中來自台中的江媽媽帶著兩位就讀國小的兄弟倆一同參與,三人全程投入觀察與記錄的互動過程中,不僅在學習中增進親子情感,也讓孩子們對於自然生態有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兩位小小研究員小心翼翼觀察森林裡的菇類,展現孩童最真誠的好奇心與學習力。
霧峰區農會表示,透過真菌導覽與戶外實作,不僅讓學員認識菇類在森林中的角色,也強調循環經濟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本次計畫課程亦呼應聯合國SDGs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及第15項(陸域生態)**目標,落實從教育出發的環境行動。
陳哲志博士在用學員們採集的菇類樣本,進行講解各式菌菇類,讓大家更進一步理解臺灣菌菇生態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