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連假賞花正當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10月10日起於植物園特展室推出《花舞四季—文心蘭展》,以「四季之舞」為主題,透過巧妙的切花佈置與色彩設計,打造出春、夏、秋、冬不同氛圍的花藝景象,展現文心蘭一年四季皆能綻放的多樣風貌。展覽不僅呈現文心蘭的繽紛花姿,也介紹其產業發展、育種技術與品種權保護等知識,讓民眾從美感中認識植物科學與產業價值。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術副館長徐典裕表示,本次展覽與農業部花卉創新園區研究發展中心攜手合作,共展出近20種文心蘭盆花與切花品種,涵蓋五種不同葉型。其中最受矚目的亮點包括花創中心育成的台農4號「白雪」、台農7號「美少女」,以及多達15種雜交後代品系,充分展現臺灣在蘭花育種與多樣性研究上的成果與實力。
花創中心主任戴廷恩指出,文心蘭育種是一項漫長且艱鉅的工作,從雜交到新品種量產上市,往往需歷時15年以上。花創中心自農試所花卉試驗時期起,便持續投入文心蘭選育,致力培養適合臺灣氣候的優良品種。截至2025年,中心已取得13項文心蘭品種權並授權產業應用,為臺灣花卉產業注入創新能量。
科博館植物園研究員陳盈君博士指出,臺灣素有「蘭花王國」之稱,擁有豐富的種原與成熟的育種技術。文心蘭的屬間雜交展現極高多樣性,但因染色體差異造成授粉與胚胎發育困難,育種門檻相當高。正因如此,「植物品種權制度」在保護研發成果與推動產業永續上扮演關鍵角色。目前臺灣已有43項文心蘭新品種取得品種權,顯示科研與產業攜手的成果豐碩。
文心蘭又稱「跳舞蘭」,以優雅花姿和繽紛色彩深受市場喜愛。臺灣文心蘭主要產地集中於臺中后里、新社與大坑地區,其次為屏東、雲林與嘉義。每年文心蘭切花外銷量為全球第一,其中以日本為最大出口市場,為我國花卉產業創造亮眼成績。
《花舞四季—文心蘭展》自10月10日起至11月9日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展出,邀請民眾一同走入繽紛花海,感受臺灣蘭花育種與花藝設計的科學與美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