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不是一節課,而是孩子看世界的方式。」臺中市惠文國小校長洪誌敬以此為教育理念,長期推動美感與文化課程。今年再度開花結果——由六年一班師生共同創作的「青花瓷之山水系列展」,自10月28日至11月30日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五樓藝術區展出,讓孩子的青花瓷創作走出校園、走進城市藝文空間。
惠文國小持續推動「藝術融入生活」課程,這次特別邀請青花瓷藝術家林小惠與601班導師林文鴻共同授課。課程不只畫畫,更讓孩子理解傳統文化,親手完成能被長久保存、使用的作品。洪誌敬表示:「當孩子知道作品將在圖書館展出,他們自然會更用心,因為那代表創作被看見與尊重。」
課程從青花瓷歷史、山水畫構圖與水墨渲染開始,學生將意象轉化到陶盤與杯具上。作品以山水為主題,層次分明的青花釉色描繪山巒、河流、花木與飛鳥,展現東方韻味與童趣視角。
學生們對創作過程印象深刻。力軒同學說:「能從頭到尾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樂耘同學則分享:「看著轉盤上一層層上色,成品比想像中還立體漂亮。」
來自德國的馬樾同學表示,過去只在博物館看過青花瓷,這次親手繪製圖騰,「每天用自己畫的杯子,覺得很酷。」紫妃同學在盤面上創作潑墨山水,她笑說:「以後吃飯看到自己的山水圖案,心情都會變好。」
藝術家林小惠指出,青花瓷常被認為離孩子很遠,但惠文國小願意投入時間進行扎實創作,讓學生從理解、練習到完成一氣呵成,「孩子的線條雖稚嫩,卻真誠又有生命力。」
洪誌敬校長強調,推動藝術課程並非為了比賽,而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專注與表達。「當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能登上國家級展場,就會相信——我也有能力畫出心中的美。」他也感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提供平台,讓社會看見國小藝術教育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