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自2018年起將每年9月第三個週末訂為「全國古蹟日」,不僅呼應歐洲遺產日,更透過各式活動推動全民認識文化資產。今年主場活動將於9月20日至21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辦,主題訂為「文資有聲.時代共語」,以聲音為媒介,帶領大眾透過聽覺走入歷史深處,感受跨越時代的記憶與故事。
活動首波亮點是線上Podcast節目《我是一棟建築》,由「歷史下酒菜」主持人Wendy林宣妤與「解鎖地球之外」主持人游尚傑聯手主持。每集節目皆由一處文化資產以第一人稱自我介紹開場,並邀請專家對談,帶領聽眾認識背後的歷史與人文脈絡。節目共6集,收錄基隆白米甕砲臺、宜蘭五結鄉利生醫院等文化資產,聽眾可於Apple Podcast、Spotify與SoundOn平台收聽,並在實際參訪時帶著故事走進古蹟現場。
文化資產局指出,今年規劃「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由22縣市政府與10間民間單位共同策劃,展現保存文化資產的努力與成果,並透過互動體驗拉近民眾與文化資產的距離。現場同時設有「文資創意市集」,囊括傳統技藝、文創設計與輕食飲品,營造文化融入生活的氛圍。兩日也將呈現5場藝文展演,邀集10組表演團隊,包括小金枝歌劇團x劉麗麗舞蹈團、鳳燁樂府x A_Root同根生、花響鼓樂團x曾立馨Hug Muzik、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x A-Sheng阿聖、采風樂坊x生祥樂隊等,藉由跨界合作,融合傳統與現代,帶來耳目一新的表演。
現場另有5場傳藝手作坊,由專業工藝職人帶領體驗傳統技法,完成後作品可帶回家,讓工藝走入日常。另規劃三場主題講座:「臺灣古蹟建築的修復之聲」、「戲臺下的聲音」、「眷村的呢喃:我們與眷村的共生記憶」,邀請專家分享保存經驗。傳藝手作坊開放報名後隨即額滿,顯見民眾熱情,而主題講座仍持續開放報名,額滿為止。
文化資產園區內特別開放秘境「水集合室」,提供拍照打卡與休憩空間。活動期間還設有Podcast收聽站,完成集章即可兌換限量咖啡及推廣品。線上部分則推出「猜猜這是哪一棟建築大挑戰」臉書活動,每週五公布一處文化資產,邀請民眾參與猜謎並加深對在地歷史的了解。
2025年適逢臺南城門啟建300週年、新竹市美術館與新竹州圖書館百年紀念、以及桃園航空城博物館開幕等重要時刻。全國古蹟日除了主場活動外,也串聯全臺各地文資場域共同響應,規劃展覽、導覽走讀、工作坊、講座、表演、市集、集章活動、寫生比賽、攝影沙龍、實境解謎、桌遊體驗與繪本說故事等多元形式,累計超過190場活動。文化部邀請全民在九月齊聚,共同探索文化資產的深厚魅力,體驗歷史與生活的多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