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均頭國中小敬師晚會 用一杯茶、一句話,讓「謝謝」成為最美的課

學生在佛光館就座聆聽校長致詞,兩側投影寫著「校長致詞」,象徵在教師節前夕,全校以共同儀式向師長致敬。

在教師節前夕,佛光山均頭國民中小學於佛光館舉行「敬師晚會」。全校師生齊聚,先恭讀星雲大師〈教師祈願文〉,再以「敬師奉茶」與「愛師告白」向老師致敬。活動設計簡單卻有力:一杯熱茶、一張手寫卡片,讓孩子能說出心裡話,也師長看見師生關係最樸實的光。

晚會從校長致詞揭開序幕。校方表示,感謝每一位老師在課堂與生活中陪伴孩子的成長,也謝謝同學用行動回應老師的付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只是口號,而是日常的支持與鼓勵:當孩子願意開口說「謝謝」,學校就向「尊重」又靠近一步。

在「愛師告白」橋段,孩子們把謝意化為具體的故事。國一2班杜柏安同學分享,自己在學習適應上曾經辛苦,導師張傳良的溫暖陪伴,讓他一步步找回自信;國二2班杜岳庭感謝訓育組長用羽球運動帶他進入規律與團隊,學會「做事要積極投入」;國三1班李芯妍則說,黃寧晏導師的循循善誘,讓班上更能專注學習。三段告白,語句不長,卻清楚描繪了老師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既是教學者,也是陪伴者、引路人。

學生雙手奉上熱茶向任課老師致意,簡單禮儀讓「尊重」化為行動,成為晚會最動人的畫面之一。

最討喜的畫面來自國小部四年級的均泰。個頭不高、笑容燦爛的他,悄悄對校長說要送卡片;傍晚放學前,他真的把藍色卡片送到校長室。「親愛的校長:謝謝您讓我交到很多朋友,我好喜歡均頭。」一周前他才送過一張卡片,兩次的「想起與寫下」,是孩子對學校歸屬感的自然流露。另一位二年級生筠珂拿著粉紅色的「教師傳真情」寫著:「敬愛的笑長老師……」,她認真地說:「因為您總是對我們微笑,所以您是笑長。」一個童言妙語,把行政職稱轉化為溫暖稱呼,也讓「管理」與「關懷」在孩子眼裡連成一線。

國小生把「校長」寫成「笑長」,說因為校長總是對我們微笑。童言真心,讓敬師不只是一個稱呼,而是一份被關照的感覺。

晚會也看得見「回饋」的力量。國小部六年級的忻頤與苾維,利用社團時間煮了茶葉蛋,詳列薑、八角、肉桂等配方與浸泡時間,寫信祝老師節快樂。老師平日照顧大家,孩子就用認真的作品回應。對「十二歲的你」而言,感謝不必複雜:把最用心的作品交給老師,就是最美的禮物。

「敬師奉茶」是全場高潮。學生排隊上台,雙手奉上熱茶,向任課老師、導師與行政同仁致意。掌聲在佛光館裡反覆響起,許多學生在茶杯之外,再送上自製卡片或班級小禮。簡單的禮儀,讓「尊敬」具體可見,也把「學禮、懂禮」化成身體記憶。教育處指出,學校週會長期結合生活教育與議題宣導,敬師晚會在「禮」的傳承上扮演串連角色:從會堂走向班級、從一次活動走進每天。

今年的敬師晚會也把「關係教育」一起上了。老師不只是知識的提供者,更是學習動機與自我探索的陪行者;學生不只是被教導的對象,也能以具體行動回饋。當孩子敢說「謝謝」、願意為老師準備一張卡、一杯茶,學校的氣氛會更信任、更溫暖。對教育推動者而言,這樣的儀式提醒我們:資源與制度固然重要,但真正支撐教學的,是日復一日的互相成就。

活動尾聲,校方向全體師生致意,也感謝學務處與各處室的協力。校方表示,未來將延續晚會精神,把「敬師」拉長成一整年的「互相支持」:在課堂上,用鼓勵取代標籤;在班級經營上,讓學生有表達與承擔的機會;在家校溝通上,把孩子的努力與老師的用心同步看見。當每一個小小的謝意被珍惜,教育就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