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臻華石刻線畫文史廊道揭牌 成為地方新文化景點

台中市霧峰區的「臻華石刻線畫文史廊道」近日舉行揭牌啟用儀式

台中市霧峰區的「臻華石刻線畫文史廊道」近日舉行揭牌啟用儀式,將成為在地文化旅遊的新亮點。今年1月起,霧峰經行政院核定納入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管轄,串聯起眾多在地景點,形成霧峰觀光軸線。

位於國道三號霧峰交流道出口的霧峰國小,是進入霧峰的重要門戶;過去,公所曾在校園圍牆上設置一系列霧峰文史石刻線畫,涵蓋民主先驅林獻堂、太子少保林文察將軍、宮保第園區、萊園、景薰樓、頤圃、大花廳,以及地震博物館、萬佛寺等在地重要人物和史蹟,承載著社區重要的歷史記憶。

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些線畫的保護玻璃層出現嚴重霧化,石壁和圍牆也斑駁損壞,不復當年風采。為使這些文史資產重現光彩,霧峰國小校友、在地藝術家黃圻文帶頭奔走協調,並與市議員李天生合作,向教育局爭取經費;在林碧秀、蘇柏興、林德宇、江和樹、張芬郁等多位議員共同支持下,修復工程日前完工。學校為此廊道命名為「霧峰臻華石刻線畫文史廊道」,特請黃圻文老師親自題字命名。

霧峰地區文史薈萃,不僅是昔日南北往來的重要要道,也孕育了豐富的農業資源。霧峰國小校園內至今仍保留著由台灣第一位女性建築師修澤蘭設計的圓頂校史館。此次文史廊道的修復完成後,不僅讓過去的歷史場景重現,也成為居民與觀光客參訪的新景點,被視為霧峰納入參山國家風景區後重要的文化新亮點。

「作為文化工作者,對故鄉及母校有深厚情感,」黃圻文老師表示。過去他曾以「萬言書」爭取將霧峰納入參山國家風景區,如今美夢成真。黃老師說,文史廊道的修復將引領民眾從歷史與藝術的角度,更深地認識霧峰風華。

霧峰國小校長葉聰信則感謝教育局、市議會對文化扎根的支持。他指出,修復完成後,學校已將文史廊道納入「走讀霧峰」特色課程,將霧峰在地文史景點列為學習教材,引導學生從家鄉文化出發與世界接軌。未來每幅線畫作品旁亦將設置QR Code,讓參訪者彷彿擁有一扇穿梭時空的「任意門」,親子共學在這條藝文步道上探索霧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