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一年一度藝術盛事「114年全國美術展」,今(27)日在國美館演講廳舉行頒獎典禮暨開幕式。文化部長李遠、國美館長陳貺怡,以及評審委員蘇憲法、蔡友、林進忠、李清源、詹前裕、林仁傑、高實珩、顏名宏、郭慧禪、王俊傑、蔡佩桂等齊聚,與眾多得獎者及親友一同分享榮耀與喜悅。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示,「一個國家的靈魂是藝術文化,而美術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他回憶自己成長於藝術家父親的家庭,不僅在學校喜歡美術課,更熱愛走進美術館欣賞展覽,他形容這是一種「密集的享受」。頒獎典禮前,他特地參觀國美館常設展及全國美展,對於年輕創作者以多元媒材創作,甚至將壁癌、流浪者推車等日常事物化為藝術深受感動,並說:「原來生活中每一個點都可以是美術、可以是創作。」
李遠也勉勵藝術家們,許多文創產業的源頭都是美術,期許得獎者跨域與電影、動畫、繪本等創作者合作,勇敢爭取各類計畫與補助,讓更多人看見藝術作品。他笑說:「這是快樂的下午,政治是一時的,唯有文化與藝術是永恆的。」
國美館長陳貺怡表示,全國美術展已邁入第15屆,承襲省展及國展等長久的美術競賽傳統。今年共徵集近千件作品,分為11大類,是全國類別最多、也是唯一設有膠彩類的美術競賽;經55位評審精選,最終選出100件作品,包括32件金、銀牌與68件入選作品。她感謝所有參賽者、評審及支持者,並鼓勵創作者持續在藝術道路上努力前行,「我們希望全國美展能促進創作實踐與交流,為藝術家提供展現才華的平台。」
評審委員蘇憲法指出,全國美術展對藝術家養成至關重要,並舉例1927年臺展中林玉山、陳進、郭雪湖的入選,開啟了臺灣新美術運動的序幕,成為美術史上重要的一頁。他強調,獲得全國美術展獎項將伴隨藝術家一生,對未來創作助益良多,並祝福所有創作者保持創新、持續與社會互動,讓作品更具活力。
得獎藝術家楊振華也分享心得,坦言「創作是孤獨的」,多年來一直需要安靜的時刻面對作品與自己。他認為作品大小與風格並非最重要,真正的關鍵是「誠實地相信自己,這樣才能說服自己,也打動別人。」
國美館表示,全國美展旨在拔擢藝術創作人才、鼓勵創作,今年展出類別涵蓋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等11類,最終選出100件作品,包括32件金、銀、銅牌獎及68件入選作品,另邀請水墨、書法、篆刻、膠彩、版畫等類共6位藝術家參與「免審查獎」。
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脈絡,讓文化呈現東西融合的多元樣貌,也造就獨特的藝術風格。全國美展15年來持續孕育不同型態的創作者,展現創作的碰撞與對話,並為臺灣藝術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
「114年全國美術展」即日起於國美館展出至10月12日,展覽地點為102-107、203-205展覽室及美術街,更多訊息可至國美館官網或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