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中市政府「社區發展培力補助計畫」支持下,臺中市立和平國民中學今(8)日於和平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攝影成果展,為暑假三日的祖孫共學行動畫下感動句點。這項結合數位學習與社區參與的暑期輔導課程,由和平國中15位即將升上七、八年級的學生參與,攜手和平區社區發展協會,走入南勢社區長照站,與在地長者一起學習智慧手機攝影,透過鏡頭捕捉社區景色與長者笑容,共築跨世代情誼。
自8月4日起連續三天,學生們每日上午前往和平社區活動中心參加「智慧手機拍攝研習」課程,從基礎的構圖、光影運用,到實地走拍操作,一步步與長者們並肩學習。臨時搭建的攝影棚成為祖孫互動的起點,有學生耐心指導阿嬤使用手機對焦,也有阿公指著老牆分享童年記憶,世代間透過科技與記憶的交織,展現溫暖動人的畫面。學生們在巷弄裡尋找拍攝靈感,有的蹲在石階旁拍花草,有的抬頭捕捉陽光映照老屋的角度,也有人專注紀錄街角守候的貓咪與老牆斑駁的痕跡。透過這次行動,孩子們重新認識原本習以為常的社區風景,也感受到長者生命歷程中的智慧與韌性。
成果展當天適逢父親節,學生們展示三日拍攝成果製成的攝影海報,並親手將白米包贈與社區長者,送上父親節快樂的祝福。和平國中校長葉天喜表示,這場「祖孫贈米」行動,象徵對長者的敬意與感恩,也提醒學生今日的幸福生活,源自於長輩昔日辛勤耕作的成果。活動不僅讓學生學習到攝影技巧,更深刻體會到代間的連結、尊重與情感。
此次暑期輔導課程跳脫傳統教室框架,融合社區參與、數位工具與文化記憶,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也讓長者感受到被看見與被陪伴的喜悅。在笑聲與陽光中,孩子們用鏡頭記錄社區的美、用行動傳遞溫暖,為這個暑假留下最珍貴的回憶。透過代間共學的經驗,和平國中實踐科技應用與教育創新的結合,也為社區營造注入新能量與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