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席捲全球,不僅產業界需要新血,教育現場也成為科技巨頭的下一個競爭舞台。NVIDIA、OpenAI 與 Google 近年相繼砸下鉅資推動教育專案,核心目標都是培養「懂 AI 的下一代」,這場人才爭奪戰已經從校園開始。
NVIDIA 宣布投入 2,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5 億元),推動美國 K-12 校園 AI 教學計畫。這不僅提供硬體支援,更將旗下 Deep Learning Institute 的教材改編成適合高中生的 AI 課程,並培訓教師,預計三年內觸及百萬名學生。對台灣而言,AI 教育若能提前進入中學階段,將使學科更貼近未來產業需求。
OpenAI 則推出 ChatGPT Edu,率先進駐加州州立大學體系,涵蓋 23 校、50 萬名師生,讓 AI 助教成為日常學習與研究的夥伴。這項計畫也正向歐洲中學延伸,未來或許能協助教師減少行政與輔導的負擔,專注於教學核心。
Google 更大手筆宣布三年投資 10 億美元,推動「AI for Education Accelerator」計畫,邀請全球大學與非營利組織參與,提供 Gemini 等 AI 工具、雲端資源與跨國交流平台,打造跨境共享的教育生態。
這些行動傳達出三個訊號:AI 素養必須從中小學開始培養;教師需要 AI 工具輔助而非被取代;教育不能缺少國際合作。台灣在少子化與師資短缺的挑戰下,更需要善用科技、連結全球資源,才能讓下一代不在國際人才競爭中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