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府攜手朝陽科大 打造多元共融平台展現新住民女力

現場規劃近40個特色美食及文化體驗攤位,新住民姐妹製作的家鄉點心,大受歡迎。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與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攜手合作,於臺中公園舉辦「臺中.尼好!Apa Kabar(印尼語你好)」多元文化活動,匯集近40個美食與文化體驗攤位,展現新住民及女性的經濟力、文化力與生命力。活動恰逢印尼國慶80週年,現場安排傳統舞蹈、薑黃塔飯切塔儀式、語文競賽頒獎及民謠歡唱,洋溢濃厚異國風情。

臺中市社會局副局長林資芮表示,市府長期推動印尼開齋節、泰國宋干節、水燈節、越南新年及中秋節等活動,讓新住民重溫家鄉氛圍,也提供文化交流平台。臺中是全國第二大移工城市,婚姻移民超過6.5萬人,其中女性佔比高達83.7%,另有逾10.2萬名移工生活在臺中,凸顯新住民在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市府也已建置8處婦女及新住民培力中心、34個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並成立婦女及新住民培力平臺,提供語言、就業、法律、心理及親子適應等多元支持,協助新住民安居樂業。

臺中市社會局副局長林資芮(前排左三)代表出席薑黃塔飯切塔儀式。

擔任臺中市婦女及新住民培力平臺計畫主持人的朝陽科大副教授陳斐虹指出,平臺不僅協助政策推廣,也將資源帶進社區與需求者手中。其中「臺中女子市集」每月第三週末於英才公園舉行,並結合50小時的實務課程,涵蓋成本管理、行銷設攤、陳列設計與社群經營,協助女性累積實戰經驗。此次活動即是成果展示,包括印尼餅乾、鳳梨酥、薑黃飯、越南米線,以及新住民與春天女性成長協會合作的藍染布藝,皆獲民眾熱烈迴響。

活動當天,外交部中部辦事處處長翁瑛敏、移民署臺中專勤隊、市府民政局、勞工局及多個新住民服務單位皆到場共襄盛舉,展現跨部門與社區共同推動多元文化共融的決心。